何谓决策?
前面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在铺垫,在引出今天及以后更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过滤掉不坚定或者说并不是真的想要了解和学习决策技能的读者。
那么,不知道你有没有思考过,什么是决策呢?如果有,请写出你的思考,我们一起探讨;如果没有,我们一起看看科学的定义。
依据科学的定义,决策应该是特定情景中的一种反应,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有不止一个方案可供选择。第二,决策者对每一个行动方案所带来的结果和未来事件会形成一定的预期,预期可能会以信心程度或者概率的形式呈现。第三,与可能的结果相联系的后果可以在一个连续体上得到评估,而这一评估所依据的是当前的目标和个人的价值观。
举个通俗易懂的例子。你驻足在一个岔路口,然后需要选择一条路,目的是达到渴望的目标或者避免不愉快的结果,这就是决策。
然而,通过上述的科学定义和那个通俗易懂的例子,我们可能依然搞不清楚什么是决策。因为那个定义几乎涵盖了所有有意识的行为,而例子则是多数情景的隐喻。
为了解释让读者了解什么才是决策,作者除了运用赌博来举例,还额外写了四类例子,包括老年人,大学生,历史学家列出的20世纪重大的历史决策,关于决策的畅销书中有关决策的例子等。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有兴趣的依然建议看原著。
这些例子都符合决策的三部分定义,具有两个或者更多的行动方案,影响相关结果和事件的不确定性,不同的事件所带来的积极或者消极的后果。而通常我们对客观的事件会有一定的信念,而对这些事件又会有一个主观评估,这两个过程的整合就是决策的精髓。
另外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的决策呢?
首先,对于决策情景的认知(描述)会影响决策。因为在进行决策的时候,考量中的每一个方案都会由自己赋予其一个概率权重,这也意味着好的决策通常也是基于对事件的全局把握和深度理解。
其次,不完整思考带来的决策失误想必大家都能想到一些实例。这里也给出一个更为典型的例子,供大家自省。大多数心理治疗师会有这样的观点:儿童虐待者绝不会自觉地停止虐待儿童。这个观点的产生又和另外一个笑话很像:在返乡的火车上采访春节返乡人员的记者发现,今年百分之百的人都买到了返乡的车票。
现实生活中这类事件真实的发声着而我们往往并不自知,因为我们还会被一种可得性经验所控制。比如说你相信人人都只关注第一名,然后你很快会得到证据,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几乎所有人都认识奥运冠军……
最后,沉没成本或许也是影响你理性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举个例子,你花了两百块钱买了一张滑雪票,结果去了才发现那个场地和你想象的差距很大,而且那天也不适合滑雪。可是因为票不能退,而且你已经花费了好几个小时才来到那个滑雪场,于是你想来都来了,就硬着头皮滑雪吧。
如果理性的分析一下这个决策,你会发现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决策。因为滑雪场地的票之前就已经花出去了,是一个既定事实,无法改变;而你的好心情此时却依然是可控的,你可以做一些别的事防止它被破坏,而保持愉悦的心情无疑是你一开始想要滑雪的目的。
这里的这种忽略沉默成本的决策观念其实对照的是未来的概率。换句话说,概率只有在其参考未来事件时才能被估计。也就是说理性的决策是建立在对未来的可能性和后果的评估上的,那些能为未来发生的事件提供信息的事才是值得关注的。
另外,好的决策的标准是遵循逻辑学和概率论的规则,逻辑学代表的事物之间的确定性关系,概率论则表示的是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这一章节应该大致说清楚了何为决策,下一章节是决策的前置工作——判断。预计通过四个章节解释清楚什么是判断,以及我们该如何做出合适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