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氛组”是啥意思?
最近,有一个词频繁出现在热搜上:
一时间,似乎身边都是“气氛组”。
其实“气氛组”一词最早出现在大众视野,还是在确诊新冠肺炎的成都女孩的新闻里:女孩说自己是“酒吧气氛组”成员。
“酒吧气氛组”的工作,主要就是在酒吧负责炒热气氛和进行营销。比如提前给客人订座,和客人一起喝酒玩乐,带客人消费酒水,从中获得提成。
在日本,这种“酒吧气氛组”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产业。日本夜店的牛郎或者男公关都经过严格训练,从点烟、倒酒、折毛巾到聊天内容的礼仪都相当苛刻、讲究技巧。他们还要紧跟时代发展,每天看新闻、追热点(这不就是阿研?),不然容易和顾客聊不上天。
其实酒吧气氛组的工作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容易,天天喝酒熬夜,工作时长接近12小时,作息也不太规律。
不过,之后出现在热搜上的“气氛组”,则脱离了这种工作上的意义。
比如——
说起星巴克,大家或许都会有这样的印象:舒缓的音乐,适度但不过聒噪的人声,男男女女,抱着苹果笔记本,桌前再摆上一杯表露小资的咖啡。
其实他们不一定真的像是表现出的那样在忙碌工作,更多人只是在单纯上网看剧……
在“星巴克气氛组”冲上热搜后,星巴克自己也做出了回应,亲自下场吃瓜,还给圣诞节产品造势了一波——
其中“坐得住”“一边拿着圣诞红杯一边看电脑”“买好放在桌上升拉气场”,可以算得上是对“星巴克气氛组”的精确描述。
而说到吃喝,自然也少不了我们的老朋友海底捞。
海底捞的服务向来以热情周到著称,如果你想在海底捞过生日,那更是能体会一把海底捞的“气氛组”——生日歌、送蛋糕、送长寿面、送果盘,更重要的是,你不光可以点生日歌,还可以点各歌曲,吃一顿火锅,还附赠了唱K。
在这里你大概会过上这辈子最有牌面的生日,成为整家海底捞的焦点。(不焦不要钱)
对于如此热情的海底捞气氛组,自然是有人特别喜欢,有人忙说受不了——
其实尽管气氛组这一概念在服务行业最出名,却并非是这一领域的专属,而是一门相当古老的行业,曾用名——“托儿”。
娱乐圈更是将“气氛组”玩得登峰造极——水军、营销号、大V等等,给电影上映前的造势,明星们的私生活也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你猜到底哪个说法才是真的?
今年刚结束的考研,也是让“考研气氛组”火了一把。
但阿研还是在这里祝大家不做“考研气氛组”,全都上岸成功!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地铁气氛组——每天不管上班还是下班,不论急还是不急,都会跑着赶地铁。减肥气氛组——整天把减肥挂在嘴边,但实际上还是该吃吃该喝喝,也不锻炼。(是我)
总而言之,对于气氛组来说,具体做了啥无所谓,但是要营造出做事的“氛围”,重要的是气氛感。
气氛的英文是“atmosphere”,有时也可以用“air”,注意,气氛的“氛”读[fēn]哦~
描述各种气氛,可以说:
营造气氛用英语怎么说呢?
简单来说,“带动气氛、炒热气氛”可以说“drive the atmosphere”或者“cheer up the atmosphere”;形容热闹的气氛,可以说“festive atmosphere”。
刚过完的圣诞节,大家都会相互祝愿“Merry Christmas”,其中的“merry”就是形容节日气氛的热闹喧哗,比如“the more the merrier”表达的就是“人越多就越热闹”。
你又是什么气氛组的成员呢?
留言告诉阿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