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战役冰雕连幸存者,卧雪三天,冻掉四肢,如今仍健在
如今繁华盛世,何以来路崎岖
说到长津湖,大家肯定都去看了最近正在热映的电影《长津湖》。电影通过细腻真切的场景还原,让观众深刻感受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苦,获得无数观影人的一致好评。
我们这代人出生在繁华盛世,如今富足的生活让我们很难真切感受到老一辈人的艰苦,而电影《长津湖》的热映再一次将革命战士不屈不挠、顽强抗战的品质和毅力展示在大荧幕上。雪地作战、冻成冰雕、连一个冻硬了的土豆都要互相谦让,有在战场上幸存的老战士甚至说道,真实的战场比电影要残酷、艰苦数倍。
影片《长津湖》
影片《长津湖》
我们应该明白,如若不是革命战士的英勇就义,又何来我们今日的太平盛世。他们本可以选择安稳的生活,但是为了祖国和人民他们选择了最艰难但却最富有意义的一条路。
作战时,朝鲜正值冬天,零下三十度的天气让战士们咬着牙根坚持作战。由于物资紧缺,而我军又是经过长途跋涉来到朝鲜,所以战士们身上并没有穿棉袄和棉鞋,但是单薄的衣衫并没有打消战士们的斗志。
影片《长津湖》剧照
当时的作战环境条件极其恶劣,战况极其惨烈,直到现在,在抗美战场上幸存的老兵再次讲述起过去的战况,还是会忍不住泪眼婆娑。而听者更是被曾经战况的惨烈,和我军战士们不屈不挠、不畏牺牲的英勇品质所感动,他们是我们中华儿女的骄傲。
当时,我军不远千里来到朝鲜,对抗的是物资丰富、实力雄厚的美军。相比之下,美军的士兵穿着保暖的棉衣棉鞋,吃着鸡腿,而我军的士兵只能在冰天雪地里,将几个早就冻硬了的土豆视若珍宝。
长津湖地区是此次作战的重要地区,对于战争至关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多重考虑下决定参与朝鲜战争,为维护和平和正义进行抗美援朝。征集许多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士兵渡过鸭绿江,在朝鲜东北部之长津湖包围美军与美军进行激烈的交战。在中国志愿军坚持不懈地进攻之下,联合国军队抵不住进攻被迫从长津湖后退到兴南港并且最终撤离朝鲜。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6日共进行了10天的此次战役,对整场战争的进程有重大的影响。初次战役包含四部分,包括许多战事。中国志愿军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极其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仍然不放弃战斗,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
中美军人各自回忆长津湖血战:艰难超过长征
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中美双方在长津湖地区展开作战。由于作战时遭遇严寒且条件极其艰苦,当时作战温度低至零下四十摄氏度。常人根本无法忍受,并且战争损失惨烈,是世界战争史上最惨烈的战争之一。在此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物资勉强维持作战,但是交战对方却是当时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双方实力对比悬殊,美方认为胜利势在必得。双方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中国人民志愿军创造了突破性的纪录。此次战役的胜利,新中国收复许多重要地区。中国人民志愿军收获东西两条战线的胜利,彻底扭转了战争的局势。此次战役的胜利对于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军队的胜利至关重要,并由此决定停战谈判到来的结局。
长津湖战役当时图片
通过许多幸存战士的回忆,长津湖战役战况惨烈,作战双方损失严重。许多人不愿再回忆那段艰苦的岁月,对于每一位参战的士兵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当时朝鲜迎来最寒冷的天气,零下四十摄氏度的温度。我们难以想象在那样的条件下,战士们是如何进行作战并始终不放弃。常人根本无法忍受,但是中国志愿军用钢铁一般的意志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在战争结束之时,美军长官看到无数中国志愿军一动不动冻死在战场上发出感慨并留下眼泪。长津湖冰雕连,志愿军三个连队为了不被敌人发现埋伏在阵地上,一动不动活生生冻死在阵地上。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奋斗和坚持诠释着自己的存在,以及用自己的行动维护着正义和和平。
长津湖冰雕连:志愿军三个连队冻死在阵地上
战争带去四肢,革命精神永存
长津湖战役唯一现存亲历者,年仅16岁的周全弟及志愿军在严寒的天气下埋伏三天三夜。他被冻掉了四肢,但很幸运他活了下来。现在老人用自己的努力,健康乐观的生活。在观看对老人的采访时,我想了很多。老人描述说:医生来查房他才发现自己失去了四肢,一下子眼泪就出来了。他捂在被子里嚎啕大哭,一下子不知道未来自己应该如何生活。对于一个四肢健全的正常人而言,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就会崩溃。我曾经看过一个博主尝试没有双手的生活,但是她发现真的很艰难。何况这是四肢都失去了,未来的生活将何去何从?
但是他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刚开始只是通过护士给自己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学习调整自己的心态。我们都读过这本书,主人公保尔一次一次与生活作斗争,始终坚持的梦想。终于用了两年多时间的调整,在1953年周全弟重新拥有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甚至学会用双臂抱着笔去练习书法,在书中找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周全弟用双臂抱笔联系书法
1950年12月,周全弟因被严重冻伤为保全生命无奈被截除四肢,又被送到徐州的医院继续治疗。在接受治疗的那段时间里,他对护士说:“你肯定不敢拉我起来”。但是护士拉了他一把,他一下子坐了起来。从那以后,周全弟在心里默默把那位护士当作自己的恩人。因为这一拉,让周全弟心情舒畅,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通过阅读和学习外国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周全弟开始充实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他被主人公保尔的坚持所打动,也渐渐明白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主人公保尔用自己的奋斗坚持自己的理想,即使现实生活条件再艰难他也不放弃。此时的周全弟仿佛在保尔身上看到现在的自己,在一次次的感动中重新拾起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他说:“这个思想斗争不是一天两天,起码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即使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生活,但是对于突然失去四肢的人来说想要重新生活真的不容易。首先是如何解决生活小事这一关,洗漱、穿衣、吃饭……一个个简单的生活技能,在常人眼里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技能对于失去四肢的他都要学十几天甚至一两个月。但是老人并没有因此放弃学习,而是传承革命精神一步一步耐心学习。现在的周全弟已经可以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做饭都难不倒他。
除了满足基本生活的学习以外,他决定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他慢慢开始接触书法,并产生对书法的兴趣决定刻苦练习书法。最初,他只能将毛笔绑在手臂上进行写字。学会最简单的横竖撇捺,他就耗费了两年的时间。慢慢的他开始用两只断臂抱着毛笔写书法,在一次次的练习下提升自己的能力。
经过长期不断地练习,他的书法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他的作品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获得了许多专业书法家的好评。他也开始参加相关的书法比赛,获得了许多奖项。
每当有人来休养院对自己进行慰问和关心时,周全弟就会向他们赠送自己的书法作品。几十年间,老人送出的书法作品已经累计2000多幅。老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着革命精神,感动影响着无数人。用坚持诠释中国军人的初心,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敬和学习。
周全弟书法作品图片
常忆艰苦岁月,时刻砥砺前行
这场战役,对于刚独立的中国毫无疑问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对于年轻的新中国而言,这次的对手是世界上最厉害的美国。在长津湖战役中,作战双方分别是中国志愿军第九兵团和美国陆战一师和美七师。
当时的美军在当时被称为常胜军,没有他们打不过的军队,这支部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上也大战日军。他们有着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在所有人眼里美军必胜无疑。但是“狭路相逢勇者胜”,中国志愿军凭着一腔热血誓死奋战。为了增加胜利的机会,志愿军迅速进入长津湖地区。他们甚至没有换上冬装的机会,甚至几天没有吃过热的饭。无数志愿军在战争中牺牲,他们用自己钢铁般的意志诠释出真正的革命精神。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内外条件,对于中国意义非凡。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让帝国主义颠覆对中国的认识,不再小看中国。同时,为国内经济和社会革命的发展创造了和平稳定的环境,让新中国可以安心的发展经济。抗美援朝战争无疑是中国打得最正确最勇猛的一仗,为后辈们创造了极好的国际环境。我们应该重视对此次战争的学习,我们应该铭记那些“最可爱的人”。
保家卫国,抗美援朝
对于抗美援朝,举国人民团结一气共同奋斗。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用他们的勇气和毅力打出中国的气势,体现出中国军人坚定的意志。并为后世留下影响深远的抗美援朝精神,值得每一位中国人的学习和传承。
同时,中国影片制作人更应该了解和学习抗战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感悟每一位抗战士兵的伟大精神,并用优质的革命战争影片感染每一位观众,带动每一位中国人的爱国热情。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学习并传承抗美援朝精神,让爱国薪火代代相传。我们每一人都要主动去了解和学习这段历史,并发掘其中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要始终明白幸福来之不易,无数革命战士用自己的生命才换得今天的和平。我们要懂得感恩每一位战士,要学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作为一名中国青年,我们要明白努力的价值和意义。艰苦奋斗不断拼搏,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认真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用实际行动回报祖国和社会。并用实际行动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营造良好的氛围。
传承英雄精神,致敬伟大祖国
回望中华民族过去的历史,一位又一位民族英雄涌现在我们的脑海中,而这些英雄的名字与伟大的事迹也会永远的刻在中华民族成长柱上,虽然时间流逝,但是那股红色的血液却越来越鲜亮。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也是我们中华儿女永远的骄傲。
生于中国长在中国,我们时刻以此为傲,我们也要将英雄的崇高的精神源源不断的传承下去,身体力行,践行着我们对英雄精神的理解与感悟。
如今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再提醒着我们,是祖国带给我们富足美好的生活,让我们能够树目标与理想,脚踏实地的构建自己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