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意思(子欲养而亲不待是怎么解释的)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意思(子欲养而亲不待是怎么解释的)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没有哪句话比这句更让人痛心了。

这句话最早出自《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另外《 韩诗外传》卷九(汉朝韩婴编著的今文经学著作)里也有阐述。故后人便以“风树之悲”来借喻丧亲之痛。

意思是说树想要静止,可是风却让他不停地摇曳;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等不及已离开人世。

风不停止,是树的无可奈何,双亲不在,是子女的无尽哀伤。

人生忽如寄,短短几十载,而时间一直在径直向前,不舍昼夜,从未停歇。

老去,是每个人都无法逃离的宿命。当父母步履变得蹒跚,不似年轻时灵活自如,当华发爬上他们的额头,你发现在岁月的悄无声息中,他们比我们想象中老去得更快。

然而,这世上,最悲伤的不是父母老去,而是一旦永别,后会无期。一辈子就那么长,留给我们侍奉双亲的日子并不多。

01

孔子出游,听到有人哭得十分悲伤,走进一看是皋鱼在哭,问他为何悲伤。

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好学,周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间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中绝之,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

立槁而死。孔子曰:‘弟子诫之,足以识矣。’”

皋鱼有三大终生遗憾,一是没有及时养亲;二是没能事君;三是与好友的友情中断。

皋鱼说他年少时为了求学,周游列国,以致耽误了赡养父母的时间。现在想好好孝敬他们了,双亲却亡故了。

皋鱼意识到时,已经追悔莫及了。他的回答饱含世事无常,时光残酷之感,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漫漫人生路,总有忙不完的事,到头来都不如在琐碎的光阴中从容尽孝。

要知道,世界上没有永远等待着的亲情,趁着双亲健在,多对他们好点。

我们追逐半生,求名利,求钱财,求享乐,在匆匆赶路中,唯独会忽略最该珍视的情分,会遗失稍纵即逝的眷恋。

那么,请在能够尽孝的时候,常回家看看父母吧,多一次相见就少一次叹息,多一份陪伴就少一分遗憾。

02

《蓼(lù)莪(é)》是悼念父母的祭歌,篇中用“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颂扬父母生养我们的功德。是的,他们为抚养我们长大,费尽心力,吃尽苦头。

文字如泣如诉,描述儿子失去双亲的痛苦,充溢着浓墨的哀思:

无父何怙(hù)?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gǔ),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穀,我独不卒!

意思是说,当一个人失去双亲后,再也不能依靠亲爹亲妈了。

父母生下我,养育我,疼爱我,心想着该报爹妈的大恩德了,老天却突降横祸,真的难以预测啊!

南山高峻难逾越,飙风凄厉令人怯。大家都没有不幸的事,怎么独独我遭遇父母双亡的巨痛,与双亲阴阳两隔。

诚然,时间的远去,会渐渐冲淡我们失去亲人的伤痛,但心中的悔恨却消减不了半分。

白居易在《寒食野望吟》一诗中写道: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海棠花与梨花掩映着白杨树,都是生死离别的地方。

黄土之上,活着的人在哭泣,九泉之下,故去的亲人却寂静无声。

哭得再伤心有什么用处呢?亡者再也听不到了。

老舍说:“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就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父母不在了,子女就成了没有根的人,就像风中飘荡的秋蓬一样,四处散去,再没有归处。

03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母爱颂歌。

孟郊早年漂泊无依,奋斗之路很波折很艰辛。两次名落孙山,让他一度悲叹,命运缘何不垂青于他。

年至46岁,他又奉母命第三次赴京科考,这次终于进士及第。放榜之日,他喜不自胜,高吟着:“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回家向母亲报喜。

几年后,孟郊得到溧阳尉的官职。他亲自把母亲接过去,日日奉养。

这一路他科举不顺,宦途失意,饱尝世态炎凉,甚至生活窘困。可他越发觉得亲情之可贵,感慨母慈子孝,才乃人间幸事。

年过半百的他,历经世事艰难,深知母亲的伟大,遂写下这首著名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心草,报得三春晖。

孟郊是在告诉我们,父母恩深四海,此生难以为报,莫道来日方长,尽孝请在今朝。

现实中,有多少人,自从离家求学,从此就与故乡长久地别离,与双亲长久不见面。

有多少人,为了追逐所谓的名利梦想背井离乡,待与父母永别后才幡然醒悟,捶胸顿足,懊悔至极。

不要等待了,不要将孝心寄给明天,抓住每一个当下吧,你一点一滴的付出,才是给予父母实实在在的幸福。

相关推荐

​西晋统一三国乱世后 西晋灭亡为何如此之快

​西晋统一三国乱世后 西晋灭亡为何如此之快

75

西晋统一三国乱世后 西晋灭亡为何如此之快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西晋灭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衣冠南渡、八姓入闽之后,西晋名存实亡。这是八王乱政、...

​如果曹爽没有投降,司马懿最终能政变成功吗?

191

如果曹爽没有投降,司马懿最终能政变成功吗? 众所周知,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曹爽选择在洛水投降司马懿,而这素来被许多史家认为是一个败笔,但是究竟情况如何呢?假如...

​平三藩的过程中,吴三桂到底有多勇猛呢?

201

平三藩的过程中,吴三桂到底有多勇猛呢? “一将功成万骨枯”,国家每一次的朝代更替,每一场扩大疆域的战争,都少不了流血牺牲。最终成就了将领、保全了国家,而那些牺牲的将...

​赵光义强烈反对迁都的背后有何原因?

​赵光义强烈反对迁都的背后有何原因?

180

赵光义强烈反对迁都的背后有何原因? 赵光义强烈反对迁都的背后有何原因?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从五代十国至北宋的二百多年时间里,多个政权都选择定都于...

​封狼居胥有多恐怖 后世将军有谁做过这件事情

​封狼居胥有多恐怖 后世将军有谁做过这件事情

123

封狼居胥有多恐怖 后世将军有谁做过这件事情 对封狼居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济弓闾、获屯头王、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