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试水迷雾剧场,到底行不行?
最近有两部悬疑剧相继开播,一部是张译主演的、在央视播出的《他是谁》,另一部是 " 迷雾剧场 " 系列——宋佳和王阳主演的《回响》。两部剧同时追下来,能感受到明显的区别,《他是谁》侧重警察寻找证据、推理,《回响》主要通过证人 " 讲故事 " 拼凑出真相。值得一提的是,《回响》是大导演冯小刚执导的,这也是他继三年前的《北辙南辕》后再一次尝试执导电视剧。
不过大导演三年前的剧集成绩并不理想,很多观众都因为故事不接地气弃剧了。这次冯小刚尝试悬疑短剧,究竟行不行?
一般的悬疑剧,会选择以新案牵出旧案的形式,用双线并行的叙事一步步给观众揭开谜团。《回响》也是双线并行的叙事方式,但两条线其实没太大的关系,这就变成了,观众一边看探案剧,一边看家庭伦理剧。
探案方面,《回响》只讲 " 大坑案 " 一个案件,一具在江边发现的女尸,头部被砸了一个坑,经过搜证、化验和检测很快就锁定了只有 25 岁的受害人小夏(吴优饰)的身份,警方(主要是宋佳饰演的女警和侯雯元饰演的徒弟)通过盘查她的社会关系,逐渐找出真相。
至于家庭伦理那条线是怎么跟探案线融到一起的,全靠王阳饰演的男主,他不仅是女主的老公,还曾出现在小夏生前最后出现的酒店咖啡厅里。所以女主很忙,一边查小夏是怎么死的,一边查老公是不是背着她偷偷干坏事。
剧组主创对于 " 大坑案 " 的呈现还是挺吸引人的,拍出了一种对女性的细腻观察。
(下文含剧透)
受害人小夏生前是一位长相漂亮但家境不好的女生,为了给家人还债,她差点要嫁给债主的儿子,后来在面试后遭到了老总(朱雨辰饰)的强奸,为了钱她被迫接受了渣男的包养,持续了 3 年,期间心理开始扭曲。
再后来,小夏甚至想跟渣男结婚,为了跟他结婚还尝试了很多偏激的方法,但最后不知道怎么的就死了。
女主和徒弟通过对小夏的父母、朋友(包贝尔饰)、渣男友及其妻子的盘查,一步步接近真相。如果《回响》只是拍这一个案件的话,其实挺好的,但不是很懂为什么非要加上家庭伦理那条线,反而显得累赘了。
前文说到男主曾跟小夏出现在同一个监控画面中,一开始女主怀疑过老公跟小夏的死有关系,但很快就查清楚其实没关系了。
女主利用警察的身份,查到男主瞒着她去酒店开房了。男主一开始解释他为了放松才去酒店按摩,后来谎言被揭穿之后,硬是不说什么原因。于是两人就出轨的问题争辩了好多次,有时候是冷嘲热讽地吵,有时候是撕破脸地吵,一下子是女主哭,一下子是男主发脾气,没完没了。
导演和编剧不仅给观众呈现男女主婚后的争吵,甚至连两人十几年前谈恋爱的甜蜜、新婚时差点被第三者插足的细节也呈现了。有必要吗?
更绝的是,夫妻俩吵完之后,女主怀疑老公的出轨对象是一位女作家(董洁饰),然后约见了女作家的丈夫(张嘉益饰)。没想到,女作家的丈夫居然想以报复的心态跟女主发生点什么。
八先生看到这里都有点懵了,这种狗血的婚外恋剧情真的有必要安排吗?好好的悬疑剧,画风秒变中年狗血情感剧。
悬疑剧尤其是只有 13 集的悬疑短剧,就更需要讲究节奏,但家庭伦理这条线明显破坏了探案线的节奏,影响观感。
也不知道冯小刚是不是为了还原《回响》的原著小说,把控剧本的时候连一些文艺范的台词都保留了,这在悬疑剧里就显得很做作了,不够接地气。
比如女主跟男主在家吵完架之后,一般人内心的想法大概是 " 气死我了 ",但她内心却是一段文艺的独白—— " 我已经气得无话可说了,心里不禁涌起一股鲁迅式的悲哀,仿佛天底下没有说理的地方。"
包贝尔饰演小夏的朋友,警察问他话,他回答完之后非要附上一句比喻句—— " 她说了很多遍,就像是一袋茶,泡来泡去泡了很久,都泡不出味道了,还在泡 "。
警方又问他,为什么小夏会对你说这么私密的事情?他又不好好回答了,又开始念散文—— " 人一旦找到了理想的耳朵,就拼命地往里灌声音,她太需要倾诉了。" 怎么,生活中有死者亲朋好友协助警方调查的时候是这么说话的吗?
哪怕是小夏的房东回答警察的问题,也不说人话—— " 她(指小夏)对我来说,就是每个月十五号的那声叮咚 "。类似的台词还有不少,八先生每看到一次,都会在内心翻白眼并呐喊:到底生活中谁这么说话啊?!
总的来说,《回响》这部悬疑短剧是可以看得下去的,优点是用悬疑的笔墨呈现了细腻的女性情绪,缺点是节奏不够紧凑,双线并行的剧情有点拖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