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财报中的本地生活:用三年摘帽“掉血大户”
在 2024 年 5 月 14 日晚间,阿里巴巴公布了 2024 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这一季财报数据显示,阿里巴巴对核心业务的投入规划已初有成效,集团整体重回健康增长轨道。
其中引人关注的,不只是 " 用户为先 " 效果初现、电商板块提振显著,本地生活这个曾经每年亏损数百亿的 " 掉血大户 ",今年也踏上了经营新台阶。
阿里巴巴 FY24 财报,本地生活版块数据
• 一边是收入增长超预期,本地生活集团在 2024 财年的全年收入有所增长,达到 598.02 亿元,同比增长 19%。
• 同时,本地生活版块业务的亏损也收窄到了历史低位,FY24 年财报显示亏损已收窄至 98.12 亿元,比起上一财报年(131.48 亿元)同比下降超 25%。
在本地生活业务板块中,负责到家业务的饿了么订单量强劲增长、单位经济效益继续改善;负责 " 到目的地 + 大出行场景 " 业务的高德地图,交易用户和购买频次也显著提升,两者结合成为本地生活业务板块的 " 双马达 "。
回望 2021 年开启的板块变革,在走过三个财年后,阿里本地生活已经一改组织气象,在下一个三年之际来到 next level。
在大步调整中跨越周期
纵观三年的财报数据,不难发现本地生活的经营改善路径。
阿里巴巴集团,本地生活 FY22-FY24 近三年数据整理
首先是收入增长。本地生活的收入从 FY22Q1 的 109.99 亿元增长至 FY24Q4 的 151.6 亿元,增长持续且表现稳定。可以看到尤其是 FY23Q1 之后,收入稳步增长,背后是随着疫情后本地生活需求的快速反弹,饿了么也通过推出更多个性化服务和优惠活动,持续满足用户需求、稳固用户基础。
其次是板块亏损。可以看到,这些年来本地生活板块的 EBITA 在不断改善。FY22Q1 到 FY24Q4 期间,饿了么不断通过提升技术能力、优化运营效率,带动本地生活亏损率从最低 -60%,大幅收窄至 -13%。
另一个核心指标是 UE。可以看到自 FY22Q3 开始,单位经济效益持续改善,并在进入 FY23 财年之后保持为正、延续至今。彻底告别 " 做一单、亏一单 " 的时代,给整体亏损的扭转堵上了漏洞。
这三年稳定的经营提效,累积的结果就是:2022 财报年时,本地生活年收入 400 多亿就得亏损 200 多亿;到了 2024 财报年,本地生活已经做到收入 600 亿只亏损不到 100 亿。
当前,本地生活的订单和收入双增长、饿了么 UE 依然连续为正。这个趋势只要能继续保持,对饿了么在未来 2 到 3 年内能实现盈利 " 上岸 " 的目标,整体上也可以有一个相对乐观的预期。
" 右脚 " 站稳," 左脚 " 逆袭
经营状态的提升背后,是阿里本地生活,特别是饿了么在这三年内颇具节奏感的战略调整。
用其内部 " 黑话 " 来说,即是先迈好 " 右脚 " 做好效率提升,再迈出 " 左脚 " 实现规模增长,再到左右脚交替前进。
俞永福提出的本地生活业务改革逻辑,可以概括为 " 双轮驱动、四横四纵 "。他强调,本地生活业务的核心在于 " 即时商流 " 和 " 即时物流 " 的双轮驱动,通过高效的商流和物流体系,提升整体效率和用户体验。
所谓 " 四横 ",指的是四大核心业务资产:elm 超级 APP、即时商流超算平台、即时物流超级网络和即时物流超算平台。这些资产在用户下单、商品流转、配送网络和物流管理方面提供了强力支撑。" 四纵 " 则是指作业能力建设,包括指挥作战效率体系、测试效率体系、评价激励效率体系和学习沉淀效率体系。在此中,通过提升调度、测试、评价和学习的效率,确保组织流程的顺畅和高效运转。
这一革新路线,快速扭转了饿了么在早期市场争夺和业务快速扩张阶段中的粗放发展惯性。盘清现有资源、找准平台定位,快速提升对内资源的组织整合以及平台资产的调配速度——饿了么过去三年的革新策略,不仅大幅提高了经营效率,也让这个基础上的经营增长可以更加坚实和长久,为业务长期发展和用户体验持续提升打好地桩。
如今走过三年的饿了么,经营气象已焕然一新。而在下一个三年,饿了么的发展路线也已经明朗化。
在 FY25 百人团会议的开年讲话中,饿了么新任董事长吴泽明(范禹)在会上表示,新管理班子与阿里控股集团对饿了么的未来发展已达成几项重要共识:
1- 用户的消费习惯在不同品类中正向即时到家趋势加速发展;
2- 饿了么很大程度上承接了这些用户趋势;
3- 蜂鸟即时物流将成为这一趋势的基础设施;
此外,吴泽明也表示,饿了么的业务规模、用户、动销商户、活跃值、骑手等资产,以及每年营收和毛利总额,都具备很大的扩展性。换而言之,公司资产和平台价值的拓展,尚有足够再进一步的空间。
饿了么春节地铁广告,图源:网络
其实具体到业务动向上,近一年以来,也不难发现饿了么确实 " 迈左脚 " 动静频频。
不管是最近半年加大用户端补贴,持续推出免单福利、更新五折天等营销活动,还是在一二线城市扩大线下广告推广、为饿了么打开更广泛的流量,饿了么的话题性和热搜体质未有间断。
与此同时,水面之下,饿了么也不断加码着对技术和 AI 的投入,通过技术手段继续提升系统效率。
例如在今年 3 月,饿了么零售商家 SAAS 平台 " 翱象 " 推出 "AI 经营助手 "。这一经营工具,可为中小零售商家提供包括周报推送、指标异动归因、行业商家对比、市场趋势选品等在内的全方位智能经营服务。商家凭此可快速定位经营问题,进一步提升经营能力。
再例如这个季度内,饿了么的物流超算平台也在继续升级,通过这个智慧中控大脑,饿了么可以帮助骑手减少配送路途不确定性、提升骑手订单的合单率与顺路率,实现为骑手降低配送难度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骑手小时收入。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饿了么已申请超 800 件物流技术发明专利。可以预见,在未来这些技术投入将使饿了么在提升配送效率的同时,可以不断优化运营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下一个三年待揭晓
从财报数据趋势不难看出,目前饿了么和本地生活集团取得的进展,仅仅是一个开端。未来三年,饿了么有望在全新的经营台阶上,给市场带来新的故事。
本地生活市场潜力巨大,饿了么的即时电商业务,也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物流和服务基础设施,用户需求正在加速释放。包括疫情期间的线上买菜、线上就医买药的需求,并未因疫情结束而回落,反而成为消费新常态。
到 2026 年,我国将有超过 50% 的网民使用即时零售服务,中国即时零售整体市场规模将达 1 万亿元。凭借提前的业务布局和生态建设,饿了么将成为这个赛道最核心的中流砥柱,各类创新业务也有望成为赛道黑马。
在 FY25 开年管理会议上,饿了么现任 CEO 韩鎏也在讲话中指出:在未来三年,饿了么的战略赛道定位为 "1+2",即首先做一个健康增长、更懂消费者的到家餐饮平台;其次,要发展符合饿了么特色的即时零售、面向市场价值延展的即时物流网络两条新的增长曲线。
从外卖开始,让逐渐形成的本地生活物流网络,继续变成可被调用到更多场景和业务中的公司资产,继续发挥其更大的价值。这一市场延伸和生态延展空间,足够可观。
全新的三年箭在弦上、蓄势待发。三年后,本地生活市场将如何变局,阿里本地生活是否已来到千亿年收入体量,饿了么会否已上岸、甚至上市?这一系列谜题正待逐一揭开,只有时间知道答案。